5月6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學校美育改革發(fā)展及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有關情況。
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會上介紹《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有關情況》,再次提及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要求,也對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做了分析探討。
其中提到學校美育工作的標準和要求,王登峰介紹在義務教育階段,大部分省份學校按照國家課程設置方案保證音樂、美術課程總量不低于總課時的9%;高中教育階段,全國93.2%的學校開設6個學分的藝術類必修課程;80.7%的中等職業(yè)教育學校將藝術課程納入公共基礎必修課并保證72學時;高等教育階段,87.6%的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
關于下一步推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基本考慮,王登峰提到要 ,聚焦以下三個方面:轉(zhuǎn)變美育育人價值認識,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和場地器材設施建設,以及調(diào)動師、生、家、校、社五大主體積極性推動美育評價體系改革落地落實。真正做到這三個方面,才能提供保質(zhì)又保量的音樂、美術課程。根據(jù)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zhì)量監(jiān)測藝術學習質(zhì)量監(jiān)測結(jié)果顯示:78.5%的四年級和77.2%的八年級學生演唱能力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91.5%的四年級和65.8%的八年級學生繪畫創(chuàng)作與表達能力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八成以上學生喜歡藝術課和藝術教師。但來自一個已臨近退休的鄉(xiāng)村教師(林日新)也揭露了目前落實政策的真正難處:實現(xiàn)“中小學音樂美術課程達總課時9%”很容易,只需每期學校教導處打印課程表時,把音樂美術課程按規(guī)定排足便可,而至于實際操作,就只有你知、我知、他知了。其實這種情況在很多地區(qū)尤為普遍,音樂、美術課虛設的現(xiàn)象早已曠日持久。原因有三:一是升學率為單一判斷標準的大環(huán)境下,學校為了抓升學率而選擇忽視分值不占優(yōu)勢的其他課程;二是學校缺少專業(yè)優(yōu)秀教師,較為落后的地區(qū)在人力資源上亦無競爭優(yōu)勢,一些學校通常是讓文化課老師兼任藝術課;三是學校領導層的美育育人價值觀念沒有跟上。下一步推進學校美育工作,圍繞王登峰司長的三個方面,學校如何落到實處,學校將會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以一則美育教案為例,上海市美術特級教師瞿劍宛在疫情期間開發(fā)了“疫時美育——畫時代最美的人”中國畫人物單元教學課程,他認為疫情倒逼著教育者思考如何教書育人,而“時代美育”是即時性、動態(tài)性、發(fā)展性的,與書本知識不同,需要不斷更新。
美育要求教學者擁有敏感的育人靈魂,緊扣時代脈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因此,并不是只有知識與技能就能勝任美育工作,還需要有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面臨疫情這一特殊的時期,“疫時美育”是滋養(yǎng)學生心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王登峰在發(fā)布會上也指出,以“移風易俗”轉(zhuǎn)變美育育人價值的認識,帶動美育教學改革。首先要對美育的育人價值有一個充分和深刻的認識。美育不僅僅是吹拉彈唱等技能,而是對人的全面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特別是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且一定是面向人人的。美育教學的改革,就是要圍繞著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立足于教會學生藝術基礎知識、藝術基本素養(yǎng)和專項藝術特長。通過美育課堂,要教會學生基本的藝術知識、基本的藝術技能,要讓學生們有欣賞美、體驗美的機會,同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1-2項藝術特長,讓學生有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自從啟動“美育浸潤行動計劃”以來,美育在全國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首批支持20所高校對口支持18個省(區(qū)、市)的農(nóng)村中小學校,提供持續(xù)、穩(wěn)定、有效的精準幫扶和志愿服務。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美育教師人數(shù)由2015年的59.9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77.8萬人,五年來增加17.9萬人,平均增速為7.8%。美育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shù)的比例由2015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7.6%,提升了1.1個百分點。
同時,教育部指導各地將美育教學器材配備納入全面改薄項目統(tǒng)一推進,全國中小學藝術專用教室的配備率大幅度提高,藝術教學器材與課外活動場地的條件得到明顯改善。2019年全國小學藝術器材達標率達95.07%,初中達標率達96.12%,高中達標率達93.26%,近五年分別增長了36.60%、20.16%和8.67%。
計劃還在繼續(xù)推進?!皬母鞯馗餍5那闆r來看,進一步加快場地和器材的建設是當務之急?!闭缤醯欠逶跁咸岢?nbsp;,當前階段各地采取措施時也需要因地制宜。比如器材方面,各地可結(jié)合地方特色、學校特點配備像二胡、笛子等器材,不一定都得有鋼琴;很多場地也可多功能來使用。“但是從長遠來講,還是要制定三年行動計劃,要加快補齊這個短板?!?/span>
另外,王登峰提到開展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和基地創(chuàng)建活動,要在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建設了1500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學校和106個傳承基地,按照課程建設、社團建設、工作坊建設、科學研究、輻射帶動、展示交流等六個維度扎實推進。
關于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教育部將繼續(xù)指導各地多措并舉,破解中小學美育教師緊缺問題,進一步加大對藝術類教師的培訓和培養(yǎng)的力度。創(chuàng)新舉辦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美術教育專業(yè)學生和教師基本功展示,抓好美育教師源頭培養(yǎng)。
美育跟體育一樣,目前已經(jīng)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分值一般是在10到30分之間。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藝術與國防教育研究室主任許洪帥說:“從試點看,盡管在考試內(nèi)容、評價策略、技術支持和計分選擇上還有改進和完善的空間,但總體反饋和落實效果良好?!?/span>美育究竟應該考什么?西南大學美育研究院院長趙伶俐表示:“除了國家規(guī)定的藝術學科如音樂、美術、書法(必修)外,很多學校已經(jīng)設置舞蹈、戲劇、相聲、地方藝術、自然美、社會美、科學美等校本美育課程(選修)。我認為考試科目不應有所局限,可以讓學生在必修和選修的大范圍中自選兩個美育科目進行考試即可?!?/span>而提及考試方式,趙伶俐教授還表示:“考試方法不可單一。學生可以選擇筆試,在掌握一定審美知識基礎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自己的審美理解、審美體驗和審美評價;也可以選擇藝術表演;還可以參加自然審美、社會審美、科學審美活動,展現(xiàn)自己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按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美,這合乎各美其美的原則,還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加美育考試的積極性?!?/span>
音樂、美術、體育、勞動教育逐漸在綜合評價中占據(jù)一席之地是大勢所趨,為此需要進行探討和落實的地方還很多,如何才能堅守初心,避免讓培育美的動力又變成考試壓力,也需要傾聽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
轉(zhuǎn)載自:校長會(xiaozhangclub)